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川普的中国书单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西蒙?温切斯特的经典力作 《开卷八分钟》推荐
内容简介:
通过作者行云流水的笔触,本书展示了李约瑟这位伟人和一个伟大的民族,乃至伟大的人类本身精彩绝伦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传奇故事。
本书作者从李约瑟和亲友的日记、书信,以及各式著作与史料中,爬梳李约瑟对中国产生热情的背景,重新建构李约瑟企图解开“李约瑟难题”的过程。透过温切斯特丰富的想象力与活泼的说故事方式,读者除了得以认识李约瑟其人其事外,也能从另一种角度一窥当时中国与世界所面对的变迁或冲击。
书籍目录:
序幕 论飞行与空气动力学/1
章 野蛮人与天朝 /15
第二章 雪中送炭 /77
第三章 发现中国/121
第四章 辛勤的收获/165
第五章 杰作诞生/207
第六章 迈向荣誉之门/245
尾声 不急不忙,不忧不惧/289
附录 中国的发明与发现,以及早提及的时间/307
致谢/323
重现李约瑟 刘广定/329
译后记 从中国人的角度看《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 潘震泽/335
作者介绍:
西蒙•温切斯特(Simon Winchester,中文名文思淼),英国著名作家、记者。1944年生,1966年牛津大学地质系毕业后,担任《卫报》(Guardian)及《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的海外特派员。为《纽约时报》、《史密森学会月刊》(Smithsonian)、《观察家》(Spectator)、《国家地理杂志》、BBC等媒体撰稿。2006年获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新年荣誉表彰,获官佐勋章。主要作品有:《OED的故事》(The Meaning of Everything)、《教授与疯子》(The Surgeon of Crowthorne)、《改变世界的地图》(The Map That Changed the World)、《大英帝国边境》(Outposts)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李约瑟后来写到,对日抗战已结束,在战时经历了这种不公平的学术界人士有许多都愿意支持共产党,不是没有道理。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充满了史诗色彩和趣味性的人物传记!
书摘插图
“李约瑟的大哉问”
李约瑟对中国的一切几乎都喜爱不已,也不遗余力地向西方推介;这看在国人眼里,自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终于有人正视中国人一向引以为傲的文明与智慧,忧的则是怕“外人”介绍得不够正确,反为不美。李约瑟在第七卷第二册的结论里,列了不下两百五十条“中国”的发明,本书附录也列出大部分。甚至有人说,李约瑟在每件事情上,都要找出“中国”的证据;对此,李在结论中郑重否认。但不可讳言,一味强调“中国”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现代科学并没有在中国(也没有在大多数国家)发生确是事实。
李约瑟自己是杰出的科学家,他当然晓得科学是不分国家种族的。此外,他也晓得现代科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将有关大自然的假说数学化,另一则是持续不断的实验验证。他只是好奇:中国在中世纪(明朝)以前科技领先全球,为什么后来却停滞不前,也没有发展
出现代科学,这就是出名的“李约瑟大哉问”。
李约瑟对古代中国人的观察记录、实验精神、逻辑思考、时间观念与教育系统都推崇备至,认为是造成科技进步的原因;余如中国的象形写意文字、官僚系统、书写记录工具,以及各种测量仪器等,也译后记都有正反影响。但他认为,中国在大一统的专制制度下,少了相互竞争的城邦及中产阶级商人的兴起,也就少了进一步发展科学的动力(商人在中国曾被视为四民之末,也种下失败之因)。
反之,十五世纪以降的西欧,由于封建制度、国家、教会及蒙古帝国的相继瓦解(在此,黑死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导致中产阶级的兴起。商人重利,会在测量、记录及试验上精益求精,科学方法也由此萌生。当然,西欧还承袭了古希腊的欧几里得数学,发展出复杂的科学方法,这也是中国所欠缺的。因此,近代中国会饱受船坚炮利的东、西列强欺凌,也就不让人意外了。
当然,从科学日新月异的角度看,李约瑟在故纸堆中捡拾的努力似乎意义不大。但个人以为,历史是由人写就的,鉴往方能知来。一个自由开放、公平竞争的社会,是促使科技进步的不二条件;因此阅读李约瑟其人其事,自有其时代意义。
二○一○年八月十三日于美国密歇根州特洛伊市
媒体评论
特朗普喜爱的关于中国的20本书之一。——《洛杉矶时报》 他(温切斯特)以前写的每本书和叙述,对每一个读者和听众而言,都能使深奥的主题变得有用和吸引人。 ——《出版人周刊》
多才多艺的温切斯特为读者带来了又一次了不起的、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表现了主人公热烈的好奇心,并且将学术变得有趣、迷人。 ——《科克斯书评》
温切斯特是一位格外优雅的作家。——《时代周刊》
一位狂热的作家,一位孜孜不倦的研究者。——《新闻周刊》
一位大师,善于以引人瞩目而又清楚易懂的方式讲述复杂的故事。——《今日美国》
李约瑟,改变西方对中国文明落后评价的人。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
前言
序幕 论飞行与空气动力学
或问登峻涉险、远行不极之道。抱朴子曰: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
以引其机。
──出自《抱朴子》(三二○年),引自《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二册
一架中国航空饱受战火洗礼的老旧道格拉斯C-47运输机,带着满是弹孔及凹痕的巧克力棕色机身,穿过雨云,摇摇晃晃地逐渐向下飞去。机长沿着长江平缓的蜿蜒弧度而飞,直到江岸边由砂石沉积岩形成的降落点出现眼前,飞机左边则是中国战时陪都所在的山城。
机长将飞机快速下降,以防有任何躲在雷暴云层后方的日本战斗机。他以地面一排保护飞机跑道的防空炮来调整飞机的位置,并对准两排漆成红白色油桶的正中央;那些油桶放在跑道两旁,当作标志之用。机长缩减飞机襟翼,并调低两具引擎的油门;飞机因这个季节常有的突发侧风,短暂地摇晃了一下,让他做了个鬼脸。终于,飞机重重落在充当中国战时主要机场的旧河床上。机长刹住飞机,将它掉转头,穿过一批批美国及中国的战斗机,朝向以铁皮覆盖、闪闪发亮的半桶形房屋而行,那是临时的航空站建筑。后,飞机慢慢停了下来。
有位英国陆军士官只身在行李拖车旁等候。当飞机的螺旋桨停止转动,位于机尾的机门朝外推开,以及两位技工将救生舷梯在机门下方放妥后,他立即上前迎接机上的两位乘客。头一位下机的,是与那位士官穿着类似制服的军人,但他是一位军官,年纪也大得多。另一位显然是更重要的人物,一看就晓得是士官奉派迎接的贵客:一位身材高大、戴着一副眼镜的男子,一脸学究的严肃模样,有着一头浓密的深棕色直发。他眯着眼走进机舱外耀眼的阳光下,显然被突如其来的热气给吓了一跳;过去两周来,重庆的天气就像闷在蒸笼里一般。
这位穿着卡其衬衫、宽大军用工作短裤,手提老旧皮公文包的访客走下梯阶;在他踏上地面的那一刻,这位士官司机就立正,以利落的动作行礼。
他在卸行李的嘈杂声中高声说道:“午安,李约瑟博士。欢迎来到重庆,欢迎来到中国的中心。”
这会儿是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一日星期日下午,这位名叫李约瑟的年轻勇敢科学家,结合了学究式的聪明以及生物学上了不起的成就,并带着点做作的古怪,在其祖国英国以及美国都富有盛名。他担负着重要的战时任务,来到这个危险万分的战争前哨基地。
他在路上已经花了很长的时间。约三个月前,他就从一万两千四百公里之外的英国剑桥出发:先是搭乘蒸汽火车,然后上了货轮从蒂尔伯里港向东航行,经由里斯本、马耳他、苏伊士运河以及孟买前往东方,一路躲避轴心国的突袭;后沿着印度海岸抵达加尔各答港口。二月底,他从加尔各答登上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飞机,带他飞越喜马拉雅山的冰河以及尖峰,进入中国的心脏地区。
这一刻,他抵达了中国的陪都──至少那是中国还没遭到日本侵略的自由国土的首都,急于开始投入工作。对英国政府来说,李约瑟的任务非常重要,必须有位武装的护卫者随行;同他一起搭乘该机的乘客名叫普拉特(Pratt),是伦敦指派的皇家信使,确保李约瑟安全抵达他的终点站:英国皇家驻中华民国大使馆。
这对访客开始朝进城的上坡路而行。他们先走过一条摇摇晃晃的浮桥,桥身悬在定锚于长江湍流的船只上方。使馆派来的司机跟在后面,还有一小队挑夫,用一根根竹制的扁担将李约瑟为数甚多的行李给挑在肩上。过了桥,这一小队人马开始登阶而行,那一共有五百阶左右。几排由三十厘米高花岗岩巨石制成的石阶,由于江水水位每日的升降而泥泞滑溜,至于上层的石阶则既滚烫又多灰尘。登阶路上小贩、乞丐充斥,还有想从初抵该城、走得气喘吁吁的访客身上捞一笔的骗子。
等他们登上阶梯的顶点,来到重庆这个山城一排排类似梯田般街道的底层时,李约瑟已是气喘吁吁。那天午后的气温超过摄氏三十五度,湿度则与七月里的密西西比州一样高。之前有人警告过他,重庆是中国的“三大火炉”之一,对此他心里多少也有些准备。他的派任令里指出:“任何获选前往中国的人,都必须准备面临一切横逆。”
司机打开吉普车车门,动手将李约瑟带来的装备放入车厢。此时,皇家信使普拉特的任务也告结束。他同李约瑟握手道别,生硬地祝福李在中国待得愉快,并说他深感荣幸能护送李这位杰出人士。他敬了个礼后,就急忙走向一条岔路,另有一辆车在那里等着他。
李从衬衫口袋里的香烟盒里掏出一根香烟,点燃,深吸了一口,然后凝视下方的江水。他被眼中所见景象所迷:航行的帆船、运盐的驳船、缓慢穿越江心的舢板,一旁则是负有较紧急任务的武装巡逻艇及海军补给船,以较快的速度对抗着急流。他方才搭乘的飞机,在一阵轰鸣声中快速上升,掉转头而去,在环绕山城的群山上方缩成一个小点。他靠在栏杆边,一切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包括江中货船通过时发出的“嗡嗡”汽笛声、身边街道的人力车不断响着的铃铛声,以及从他上方的租屋里发出的阵阵哭叫声及吵架声;还有气味——从焚香发出的烟、汽车的废气、炒菜的热油、某种特别刺激的辣椒、人的排泄物、夹竹桃、茉莉花等,都一再提醒他这个让人害怕且无从逃避的事实:他终于来到了这里,中国的中心,来到了让他魂牵梦萦好长一段时间的国度。
这个国度的一切,与他所熟悉的世界有天壤之别。才几个月前,他还舒舒服服地窝在剑桥大学过着安逸的生活,每天不是在实验室里动手做实验,就是在建于十四世纪的学院小研究室里读书写作。他所晓得的世界是个有着英国式花园、新割草地、常春藤覆盖的天井、古老教堂、带有皮革及蜂蜡香味的图书馆,以及每小时及每刻钟从学院外的市区传来此起彼落的温和且讨喜钟声的所在。那里是祥和文明以及遗世独立学院所形成的避风港,由特权阶级专属。
但这会儿他被送到这个多年来饱受战火蹂躏、仍然紧绷且混乱的残破城市。他坐在吉普车前座,由驾驶员载他前往有半小时车程的大使馆。这时已近傍晚,太阳从棕灰色的天空落入山峰后头,在他们通过的黑暗街道两旁,灯笼陆续亮了起来。
道路四周尽是残破毁损的建筑,那是过去三年来日本轰炸机轰炸重庆两百多次的结果。完整无缺的建筑很少,数以万计的人仍住在充当防空洞的山洞里。李约瑟从道路两旁的山崖可以看见山洞的开口,以及里头像黄蜂一样挤成一堆的居民。
狭窄的街道挂满了灯笼,塞满了摊贩,以及多如潮涌的人,一群推挤搅动的实体,绝大多数似乎都忙着吃东西、吐痰、蹲踞、吵架或是等待。一眼看去,这群人里不是穷人就是来自各个部队的军人:有一批批来自乡间衣着褴褛的农民,有穿着国民党军队制服的疲倦年轻士兵,看来刚从前线返回。李约瑟还注意到好几队比国民党军队有秩序的人民解放军学员,小心地占据着街道的另一边。
在人群当中还有一批妇女,将啼哭的婴儿系在腰间,手里提着篮子,篮里装了购自江边市场的青菜,奋力穿越人群前进。少数有几个铜板的人雇了挑夫帮忙,但多数都自己提着。一群群没有工作的男子聚集在街角,身旁放着扁担及绳子,高声招揽着生意。三不五时会有汽车喇叭发出不耐烦的刺耳鸣叫,然后是一辆大型美制轿车毫不留情地穿越推挤的人群。轿车的司机多半是中国人,戴着墨镜,脸上毫无表情;乘客则都是年轻、漂亮、优雅的女性,穿着贴身的丝质旗袍,手拿插在银质烟嘴里的香烟,急匆匆地可能赶赴某个住在山坡高处有钱人的约会。街头乱民对通过的车子毫不在乎,等车子过后又聚在一起,好似水从石头四周流过一般。
李约瑟的司机在一条挤满了军车的桥上缓慢前进,其他司机则亲切地与他们的同行挥手。过了江之后,司机转个弯穿过一片树林,来到一座有上了刺刀的中国卫兵防守的大门;车子短暂停了一会儿,让士兵检查司机与乘客的身份,然后获准进入围墙内的使馆院区。吉普车在类似公园的地方转了好一阵子,树林里有几十个建筑物散布其间。后,车子停在其中一个建筑前,司机说,那是预定让李约瑟暂时下榻之所,等李安顿好之前,就先住在这里。已有用人为李准备了简餐,如果李还需要什么,也有用人听候使唤。
司机在离开前,交给李一个深乳色的厚实信封,封口有英国外交部的封签。信封里是来自英国大使礼貌的欢迎信,信中建议次日上午在使馆办公室与李见面,或许傍晚可有个鸡尾酒会,好让他见见当地一些有趣的人物;如果他愿意的话,之后可共进私人晚餐。
这是再好不过的安排,因为李约瑟突然感到一阵倦意袭来;当天的飞行旅程相当糟糕:他在嘈杂、缺氧、没有暖气的飞机里待了三个小时,除了持续不断的乱流外,机长还以一连串的旋转、拐弯以及佯攻做迂回飞行,以甩开可能展开攻击的日本零式巡逻机。因此,在他
抵达的晚他可以自行支配的消息,让他如释重负。倒不是说他对次日的活动有任何担心,他是个相当会交际的人,喜欢宴会,也可以言不及义。他猜想大使应该是个有趣的人,有些有意思的朋友,使馆职员里还可能有年轻漂亮的小姐,他会乐意见到她们。没错,他喜欢漂亮的女人。
不过明天的事等明天再说,这会儿他要先洗个澡,把行李打开收拾好,独自用晚餐,然后睡觉。重要的是,他想写封信给一个住在纽约市的女子,他之所以会来到这里,主要就是因为这位女士。
这个女子名叫鲁桂珍,中国人,三十九年前出生于南京,本身也是位科学家。六年前,他们相识于剑桥;当时鲁桂珍三十三岁,李约瑟三十七岁,已婚。他俩坠入爱河,而与李约瑟结缡超过十年的妻子桃乐茜基于理智上的容忍以及时髦的自由派礼数,决定接受先生的这段婚外情。
在一头栽进鲁桂珍的情网之际,李约瑟发现他同时也对鲁桂珍所来自的国家感到着迷。鲁教会了他中文,如今他已能相当流利地说、写以及阅读。鲁很早就建议他到中国旅游,亲眼看看那是个多么让人惊讶的国度,她坚称,那与多数西方人所认定的野蛮与神秘帝国完全不同。
他可是把鲁桂珍的话牢记在心,也因为如此,在一九四三年这个炎热的春夜,他正准备展开出使中国的外交任务。这项任务将把他带往一些特别以及让人想象不到的方向,那对他、对鲁,以及对他的许多朋友及同事而言,都还是未知数。
在往后许多年,李约瑟将从这些旅行中崭露头角,成为整个西方世界重要的中国学者,着手一系列困难且危险的探险,发现并记录中国一些隐藏深的秘密,其中许多都已埋藏了好几百年之久;后来,他还解开了这些秘密。
在他前往中国的时候,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还十分有限。自十三世纪马可·波罗的远征、十七世纪耶稣会神父的壮旅,直至十九世纪,美、英以及好些欧洲国家派遣军人、探险家、传教士或商人走遍整个中国,西方在这方面确实有些进步。这些人都带回有关中国的可怕故
事,说那个国家有着宝塔建筑、水稻梯田、精致宫殿、身裹黄丝袍的皇帝、拐来弯去的书法、严格的纪律、哭丧式的音乐、象牙筷子、焚香、竹制帆船、磕头仪式,以及“剐千刀”的死刑,还有精致的瓷器。地球上没有另一个地方像这里一样:幅员广大、复杂多样,且不言而威。她像一个孤立的帝国,但却赢得四邻同等程度的尊敬、惧怕以及惊叹,其中包括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许多君主制国家在内。
只不过早在李约瑟抵达中国之前,这种看法早已不再,反映出中国悲惨的现实面。一九一一年,古老的中华帝国好似上绞架一般快速灭亡,天朝统治者沦为耻辱。从数千年专制统治下脱身的中国,进入了长期挣扎的悲惨期:十来个彼此敌对的地方军阀割据中国,新近引入的不同意识形态产生激烈冲突,贪婪的外国势力在中国主要城市及边疆蚕食。这一切导致一九三七年日本展开正式的侵略行动,带来深切的耻辱。在李约瑟抵达时,日本已经占领了三分之一的中国领土。
当时的人大都把中国视为奇特的东方之谜,将其推至全球文化主流的边陲外围,除了丝绸、瓷器、茶叶以及大黄以外,对世界的贡献微不足道,有关中国的一切都包裹在无法理解的神秘覆盖之中。
有少数人的眼光看得较远。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美国国务卿约翰·海伊(John Hay)于一八九九年说过,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暴风雨中心”,任何愿意花时间与力气了解“这个强大帝国”的人,将拥有“开启未来五个世纪的钥匙”。但约翰·海伊的观点被一连串的冲击事件给掩埋,其中重要者之一,就是帝国戏剧性的瓦解。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前,中国各地军阀彼此打得不可开交,数以百万的人民因无休无止的内战而丧生,其余的人则生活在其他地方,陷入难以想象的贫困之中。当时大多数外国人都以轻蔑、鄙视以及无比恼怒的
态度看待中国。
然而,几乎凭着一己之力,李约瑟将在一夕之间改变外人这种对中国的印象。经由他多次横越中国的探险之旅,这位相当了不起的人物将把耀眼的灯光,照在谜样中国的巨幅全景之上。在进行这项活动之际,他将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姿态,发现中国人非但不是位于人类文明的主流之外,事实上还创造了大部分的文明。
他发现,在漫长的时间内,中国人累积了一长串的文明成就,而后享受这些成就的外国人,从来不会有一丁点的念头想到那是谁发明的。培根(Francis Bacon)说过一句出名的话:有三项发明大幅改变了世界,也就是火药、印刷术以及罗盘。李约瑟发现,这三项早都是由中国人发明及利用的。同时他还发现了数十种其他较为普通的东西,像是鼓风炉、拱桥、十字弓、天花疫苗、棋艺、卫生纸、地震仪、独轮推车、马镫以及动力飞行等。
然而,这些成就的深度、广度以及久远度是如此巨大绵长,以至于与早创造它们的国家产生了隔离。这些成就代表了千百年来的脑力发酵,并一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然而却只有少数人晓得。尤有甚者,这些成就也造成了中国自信、冷酷、孤立以及持续傲慢的特殊情况,而与所有其他民族似乎有所区隔。简单地说,这些成就创造了中国之所以是中国的人类学架构。
在获得这些发现之际,李约瑟一点一滴地改变了人们对于中国的轻视与无知;先是从普遍的同情与了解开始,然后逐渐地让大多数西方世界改变对中国的看法,而与今日较为聪明的西方国家一样,带着尊敬、惊讶以及敬畏之感看待中国。等时机成熟,人们的这份敬畏感也注定要落在李约瑟身上。
终究,李约瑟将把他所有的发现及其重要性集结成书。这部书的规模之大、权威之重,足以与今日全球伟大的百科全书及辞典并列,成为彰显人类知识力量的不朽著作。
这部书的头一册于一九五四年出版,到一九九五年李约瑟去世时,已扩编到十八册之多,而且还继续出版,如今已达二十四册,共一万五千页、三百万字。该书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of China),是举世公认西方世界自古以来解读中国的伟大著作。这整部书的计划以及其中大部分内容,都出自这位戴着眼镜、面孔严肃、无所畏惧的探险者之手;他同时也是位天体爱好者、疯狂舞者、手风琴弹奏者以及烟不离手的基督徒,因而为某些人断然视为古怪。也就是他,早于一九四三年春天搭乘那架千疮百孔的美国军机来到重庆。
当时的李约瑟对于后来发生的事,自是一无所知。在重庆使馆小屋里的那个三月夜里,他只不过是另一个还摸不清东南西北的新到访客;他与这个国家的初步接触,让他感到不知所措、震惊,以及不可避免的精疲力竭。除了想把自己旅途劳累的身子安顿好之外,他脑海里并没有著述的野心,可能什么野心也没有。
于是,他花了两个小时愉快地洗澡,将旅途中身上累积的污垢清除干净,然后用餐。他吃得很好,因为使馆派来照顾他的中国厨子手艺高超。饭后,他走到阳台,抽他的夜间雪茄烟。后,一杯威士忌及一根新点燃的香烟在手,他在书桌前坐了下来,以他精准出名的手写书法,写了封短笺给鲁桂珍,收信地址是鲁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东哈芬街的小公寓。
他在信中告诉鲁桂珍,写这封信的用意,一来只是告知他已安全抵达重庆,同时他极为想念她,期待她能早日前来与他会合;他晓得只要她的研究工作许可,她是一定会来的。再者,他还想表达对鲁的深切感谢之情,因为是她引导他走上这个旅程。此刻,他正处于某项探险的起点,他有十足把握,这项探险之旅将彻底改变他这个人。
连他自己也不晓得,他这句话可是说得再正确不过。到头来,中国确实改变了李约瑟的一生,同时这项改变也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的想法;其中来龙去脉,就是这本书的核心。
书籍介绍
六十多年前,来自中国的同事,点燃了年轻有为的剑桥学者李约瑟对古老中国文化的热情,此后,这位精通多国语言、观察力敏锐的生化科学家,凭着异于常人的研究精神 与持之以恒的毅力,以独创的方式自学中文,并在战争期间前往中国,一边遍访因战事而散居各地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为科学工作者带来补给品,一边搜集阅读众多古籍,一头钻入中国科学史的世界里。随着对中国的逐渐了解,李约瑟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并提出“科学在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
“李约瑟难题”不但成为他展开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写作之钥,同时也改变了他人生的方向。尽管李约瑟不是正统汉学家,也没有受过任何正式的史学训练,但他的这部作品,却改变了许多人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想法,为中国及世界的科学史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
本书作者从李约瑟和亲友的日记、书信,以及各式著作与史料中,爬梳李约瑟对中国产生热情的背景,重新建构李约瑟企图解开“李约瑟难题”的过程。透过温切斯特丰富的想象力与活泼的说故事方式,读者除了得以认识李约瑟其人其事外,也能从另一种角度一窥当时中国与世界所面对的变迁或冲击。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赚了(542+)
- 赞(638+)
- 无漏页(155+)
- 博大精深(652+)
- 不亏(502+)
- 书籍多(319+)
- 还行吧(600+)
下载评价
- 网友 家***丝:
好6666666
- 网友 步***青:
。。。。。好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相***儿: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养***秋: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蓬***之:
好棒good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谢***灵: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孙***美: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喜欢"爱上中国的人:李约瑟传"的人也看了
全新正版图书 巧厨娘十年经典:凉拌菜美食生活工作室组织写青岛出版社9787555285151 凉菜菜谱普通大众蔚蓝书店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2024年春 小学课时作业本 英语6年级六年级下·人教精通版 通城通成学典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细说秦始皇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典型问题案例精解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Gettysburg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电力企业管理导论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全4册正版杨绛传张爱玲传奇万水千山走遍三毛传陆小曼传杨降先生的书经典语录排行榜名人书籍民国才女人哲学现当代随笔散文全集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9787807048428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30天征服新托业阅读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延世韩国语写作4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中华传统美德图说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躲猫猫触摸洞洞书 是你吗?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经理人常犯的11种错误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为什么斑马长满条纹?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张开大嘴呱呱呱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再见了,病毒小怪兽 “病毒的故事”儿童主题教育绘本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现代住宅风水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王后雄教材完全解读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人教版 2024新版王后雄学案 高一物理教材同步讲解配新教材新高考地区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小兔子睡不着(精)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测绘综合能力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