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师友录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感恩师友录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高尚之人格,不朽之学术——著名史学家陈祖武先生学术生涯的淬炼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著名历史学家陈祖武先生数十年间与师长之论学书札及所撰相关序跋、琐记和友人访谈实录等文字。这部文集,是了解一位著名史学家成长和学术交游不可或缺的史料。通过其求学、治学的生涯,读者亦可从中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清代学术史研究发展的过程。本书的出版,对清代学术史、中国学术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有重要价值。
书籍目录:
一 前辈师长教诲深恩
在“纪念郑天挺先生诞辰周年暨第五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抓纲治学 胜利前进(郑天挺)
呈郑老天挺先生函(五通)
缅怀郑老 学海求真——记郑天挺教授对我的一次教诲
关于新中国历史学年的几点思考——纪念郑天挺先生诞辰周年
《求真务实五十载》序
《古史文存》前言
“学人丹青”展览前言
关于纪念顾先生的一点感想
杨向奎先生致函(两通)
《清初学术思辨录》序言(杨向奎)
记拱辰先师的一桩未竟遗愿
《杨向奎集》编者的话
任继愈先生赐示并题签
永远的楷模——在《任继愈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程毅中先生赐示并题签
祁龙威先生赐示并赠书
《容肇祖全集》书后
《清代学术史讲义》书后
《史籍举要(修订本)》书后
一个极其宝贵的遗产——在《柴德赓点校新五代史》新书发布暨《柴德赓全集》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清史稿儒林传校读记》举要——在柴德赓诞辰周年学术研讨会暨《柴德赓全集》 学术委员会会议的书面发言
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楷模:永远的甘泉同志
二 友人同道鼓励鞭策
商务印书馆和学者交朋友——庆贺商务印书馆成立周年
亦师亦友 学海同舟——庆贺中华书局成立周年
《中国传统学术与社会丛书》书后
《清代理学史》书后
《清代学者象传校补》举要——庆贺吴怀祺教授华诞
顾炎武时代之问的历史启示——庆贺冯天瑜教授华诞
从《日知录》到《日知录集释》(代前言)
《困学纪闻》与《深宁学案》(代前言)
《伟哉中华》序
《明清史研究丛书》序
《清代经学图鉴》序
《新编清人年谱稿三种》序
《叶德辉集》序
《顾炎武研究文献集成》总序
以文化人 移风易俗——恭祝《三礼学通史》出版
《帝国之雩——世纪中国的干旱与祈雨》序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审查报告
《姚江书院派研究》序
《清代石门吴文照家藏尺牍》序
《张履祥与清初学术》序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若干思考
在“一代儒宗——钱大昕纪念展暨《钱大昕年谱长编》发布会”上的书面发言
旅台琐记
三 与同窗诸友一道成长
《李塨年谱》点校说明
《颜元年谱》点校说明
《榕村语录 榕村续语录》点校说明
《杨园先生全集》点校说明
《清初学术思辨录》前言
《中国学案史》初版前言
《清儒学术拾零》初版前言
《清儒学术拾零》初版后记
《清儒学案》点校说明
《顾炎武评传》前言
《衰世风雷——龚自珍与魏源》自序
《乾嘉学术编年》编纂缘起
《乾嘉学派研究》前言
《清初名儒年谱》前言
《乾嘉名儒年谱》前言
《晚清名儒年谱》前言
《三礼馆:清代学术与政治互动的链环》序
《中国学案史》(修订本)前言
《清初遗民社会》序
《国家图书馆藏钞稿本乾嘉名人别集丛刊》序
《皖派学术与传承》序
《清代学术源流》前言
《榕村全书》整理说明
《清儒学术拾零》再版前言
《清儒学术拾零》再版后记
《乾嘉四大幕府研究》序
《清代学者象传校补》缘起
《〈清儒学案〉曹氏书札整理》序
《〈清朝续文献通考·经籍考〉研究》序
《清代学林举隅》序
《清代陆王心学发展史》序
《清史稿儒林传校读记》前言
《纂修〈清儒学案〉往来书札辑考》序
四 诸位友人采访实录
我的清代学术史研究——访陈祖武研究员(邹兆辰)
为人为学 浑然一体——陈祖武先生访谈录(林存阳 杨艳秋)
孜孜笃实 精进不已——陈祖武先生的治学进路与成就管窥(林存阳 杨艳秋)
尊重历史 实事求是——陈祖武研究员访谈录(刘晓满)
在传承中寻求创新——陈祖武先生谈《中国学案史》(李立民)
我在中央文史馆履职的个十年(庄建)
我与顾炎武研究的学术因缘——访清代学术史研究学者陈祖武研究员(钟永新)
经世致用 以文化人(赵凡)
附 录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传略·陈祖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术自传·陈祖武
我的清代学术史研究
作者介绍:
陈祖武,1943年10月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65年7月,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1981年7月,再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6年,当选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1998年至2008年,任历史研究所所长。2009年,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至今一直在馆员岗位履职。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学案史》《清初学术思辨录》《乾嘉学术编年》《乾嘉学派研究》《清代学术源流》《清代学者象传校补》《清史稿儒林传校读记》等。特别是《中国学案史》一书,为我国部学案史,开辟了中国学术史研究的新领域。 兼任全国古籍规划小组成员,主要古籍整理成果有《榕村语录》《杨园先生全集》《清儒学案》《榕村全书》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清代学术演进的三阶段和特色
林存阳:陈先生,大家部知道您对清代学术有很多年的研究,造诣精深,且取得了诸多很有分量和影响的学术成就,那么,以您多年的治学心得,您认为清代学术是一个怎样的演进过程?
陈祖武:“造诣精深”谈不上,我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研究工作。清代学术,以对中国数千年学术的整理、总结为特点,经史子集,包罗宏富。260 余年间,既随社会变迁而显示其发展的阶段性,又因学术演进的内在逻辑而呈现出后先相接的一贯性。以时间为顺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个阶段为清初学术,上起顺治元年,下迄康熙六十一年;第二个阶段为清中叶学术,上起雍正元年,下迄道光十九年;第三个阶段为晚清学术,上起道光二十年,下迄宣统三年。
林存阳:这三个阶段各自有什么样的特色?
陈祖武:阶段,即顺治、康熙两朝,是奠定国基的关键时期。就有清一代学术的发展而言,清初的80 年,是一个承先启后、开拓路径的重要阶段。其间,才人辈出,著述如林,其气魄之博大,思想之开阔,影响之久远,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是不多见的。此一时期的学术,既有别于先前的宋明学术,又不同于尔后的乾嘉汉学,它以博大恢弘、经世致用、批判理学、倡导经学为基本特征。正是在“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潮流之中,清初学术由经学考辨入手,翻开了对传统学术进行全面整理和总结的新篇章。第二阶段,雍正一朝为时不长,实为清初学术向清中叶学术演进的一个过渡时期。清中叶学术以乾嘉学术为主体,王国维先生曾以一个“精”字来概括其治学特色。此一时期的学术,由博而精,专家绝学,并时而兴。惠栋、戴震、钱大昕主盟学坛,后先辉映,古学复兴蔚成风气。三家之后,能体现一时学术风貌,且以精湛为学而睥睨一代者,当属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至阮元崛起,身为封疆大吏而奖掖学术,以道光初《皇清经解》及与之前后问世的《汉学师承记》《汉学商兑》为标志,乾嘉学术遂步入其总结时期。第三阶段,嘉庆、道光间,清廷已内外交困。面对汉学颓势的不可逆转,方东树、唐鉴等欲以理学取而代之,试图营造一个宋学复兴的局面。然而时代在前进,不唯汉学日过中天,非变不可,而且宋学一统也早已成为过去,复兴蓝图不过一厢情愿而已。晚清学术,既不是汉学的粲然复彰,也不是宋学的振然中兴,它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随着亘古未有的历史巨变而演进。70 年间,先是今文经学复兴同经世思潮崛起合流,从而揭开晚清学术之序幕;继之洋务思潮起,新旧体用之争,一度成席卷朝野之势;而与此同时,会通汉宋,假《公羊》以议政之风愈演愈烈,终成戊戌维新之思想狂飙。晚清的后一二十年间,“以礼代理”之说蔚成风气。先秦诸子学的复兴,更成一时思想解放的关键。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学说挺生其间,以之为旗帜,思想解放与武装抗争相辅相成,腐朽的清王朝无可挽回地结束了。然而,立足当世,总结既往,会通汉宋以求新的学术潮流,与融域外先进学术为我所有的民族气魄相汇合,中国学术依然沿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执着地求索,曲折地前进。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珍贵收录著名史学家陈祖武先生,数十年间与师长之论学书札、友人访谈实录,是成长和学术交游史料。
前言
自 序
读书求学一生,甘苦其间,怡然忻然,不觉已届七十有七。唯数十载伏案,忽视休息和锻炼,积劳成疾,悔之已晚。今年四月初,旧日罹患之脊髓型颈椎病突然加重,旋承北京医院安排知名专家施行手术,转危为安。然出院数月,康复维艰,病痛接踵,以致不能读书,几同废物。即此一数百字的短文,亦苦苦构思半月余而难成句读。辗转病榻,往事萦回,一桩桩、一件件,依稀重现,宛若就在昨日。其中为感念而不能忘怀者,则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直至而今,七十余年间,前辈师长的教诲培养深恩、四方友人同道的鼓励鞭策,以及同窗诸多学友的帮助、支持和爱护。铭记终身,难报万一。
承林存阳、朱曦林二位贤弟洞悉心曲,慨允拜托,受累将近数十年间师长之赐教及本人所撰相关序跋、琐记和友人访谈实录等文字,费心搜求,辑录成帙。谨题以《感恩师友录》,奉正出版界友人,敬祈安排出版,以存此当代浩瀚学海之一粟。
借此机缘,谨向数十年来不断慷慨馈遗精神食粮,助我读书求学的京中及各地诸家出版社、报刊杂志社和图书馆,以及海内外众多师友,敬致深切谢忱和由衷的感激。
陈祖武 谨识
二〇二〇年八月十七日于病中
书籍介绍
本书收录了著名历史学家陈祖武先生数十年间与师长之论学书札及所撰相关序跋、琐记和友人访谈实录等文字。这部文集,是了解一位著名史学家成长和学术交游不可或缺的史料。通过其求学、治学的生涯,读者亦可从中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清代学术史研究发展的过程。本书的出版,对清代学术史、中国学术史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有重要价值。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速度慢(279+)
- 盗版少(535+)
- 内容齐全(464+)
- 博大精深(104+)
- mobi(225+)
- 值得下载(542+)
- 图书多(546+)
- 值得购买(545+)
- 无多页(224+)
- 差评少(118+)
下载评价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冯***丽: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相***儿: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常***翠: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游***钰: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石***烟: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孙***夏: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索***宸: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宓***莉: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曾***玉: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喜欢"感恩师友录"的人也看了
线性系统理论 第二版第2版 郑大钟 清华大学出版社研究生教学用书全国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正版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西游新传(8证件齐全号上的骗局)/写给孩子的安全漫画书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刑事案例诉辩审评--强奸罪拐卖妇女儿童罪/刑法分则实务丛书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Peter Gisolfi Associates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高中地理(考点必刷题新高考版)/蝶变高考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山水瓷韵曾刚瓷画艺术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四大名著 绣像典藏版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皮面精装全套足本16开4册 9787511254795hhhhh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53全优卷六年级上册语文+数学 苏教版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成果系列实训教材: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习题集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精品欣赏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搅拌摩擦焊接技术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小译林中小学阅读丛书: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青少版)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水之匠心(休斯乌姆班霍瓦尔建筑事务所作品集)(精)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生产与运作管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质量员(土建方向)岗位知识(第二版)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海疆的守护神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9787560999142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汪博士解读PMP考试 第6版+汪博士详解pmp模拟题 第5版 全2本 汪小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六版PMPPMP备考辅导用书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 下一代的IP骨干网络技术:多协议标记交换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