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孺回忆录(平装) pdf snb 115盘 kindle 在线 下载 pmlz mobi

唐长孺回忆录(平装)精美图片
》唐长孺回忆录(平装)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唐长孺回忆录(平装)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115270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7
  • 页数:124
  • 价格:26.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寄语:

史学大家唐长孺的“师友杂忆”,南浔、平望古镇的人文地图。中华书局出版。


内容简介:

唐长孺先生(1911-1994)是著名历史学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领域,是继陈寅恪之后公认的祭酒。唐先生生于江苏苏州吴江平望镇,祖母和母亲都是今浙江湖州南浔人,从舅乃近代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回忆录记叙了南浔顾、朱、刘、张、庞、邢(南浔四象)、邱、梅、蒋,以及吴江殷氏、凌氏,嘉兴王氏等望族的兴衰史,涉及刘承干、张石铭、张静江、庞元济、蒋汝藻、殷兆镛、王欣夫等众多政治文化名人,并记叙了南浔与平望的园林、寺庙、学校、方言、风俗、米业、戏曲电影等,尤致意于人物、文化等随家国命运的沉浮。

唐先生1942年从上海赴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1944年从蓝田赴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回忆录详细记述了入湘、入蜀的一路经历、见闻,以及与诸多学者的交往,如吕思勉、钱基博、马宗霍、吴其昌、钟泰、李剑农、彭铎、蒋礼鸿、朱东润、王仲荦、黄焯,等等。另如治魏晋南朝隋唐经济,乃受李剑农的启迪,在重庆初次与王仲荦相识,钱钟书《围城》中的“三闾大学”等,均在回忆录中述及。

唐先生晚年右眼失明,左眼视力经矫正亦仅0.2度,在学生的协助下完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后,开始奋笔独力撰写回忆录,虽仅至入蜀而止,但内容生动丰富,文笔简净,以史家的眼光,呈现了近代江南大族随家国命运沉浮和江南人文民俗变迁的一幅长卷,同时也是抗战时期学人辗转播迁、孜孜不懈为文化存亡继绝的社会缩影。

唐先生由于视力所限,手稿极其难识,王素先生做了细致的整理和简注,使这份珍贵文献得以粲然可读。此次出版,并将唐先生全文手稿影印,以与天下读者共参酌。


书籍目录:

前言(王素)

一、叙南浔巨富四象

二、叙南浔蒋氏

三、书长田村殷氏事

四、书秀水王氏事

五、记凌氏藏印

六、记八慵园

七、记殊胜寺

八、记平望小学

九、记九华禅寺

十、记踏白船

十一、记春台戏及演剧筹款

十二、记电影及文明戏

十三、记平望方言

十四、记翁海村《平望竹枝词》

十五、记小食

十六、记平望米业

十七、记南浔中学

十八、记湘行及国立师范学院

十九、入蜀记

人名索引(米婷婷编)

《唐长孺回忆录》手稿


作者介绍:

唐长孺(1911—1994),著名史学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专家,并从事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的整理和研究。江苏吴江人。历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武汉大学副教授、教授,并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主任、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主任、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书兵志笺正》、《山居存稿》等,辑为《唐长孺文集》八册。

王素,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长期从事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现任故宫研究院古文献研究所所长,有突出贡献专家。1953年生,王冀民先生哲嗣。1977年考取武汉大学历史系本科。1978年考取同系研究生,师从唐长孺先生。先后参加《吐鲁番出土文书》、《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的整理,主持《陆贽集》、《新中国出土墓志》、《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的整理、点校及审订;著有《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汉唐职官制度研究》(合作)、《吐鲁番出土高昌文献便年》、《魏晋南北朝敦煌文献编年》、《高昌史稿·统治编》、《高昌史稿·交通编》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全舞台首演全本《大名府》,班主名卞银奎,人称“小北京”,饰卢俊义。


是日,家家于庭中街旁石缝砖隙插香,入夜祷祝②,名日“地藏香”。小儿以此为乐。


其它内容:

书摘插图


书籍介绍

唐长孺先生(1911-1994)是著名历史学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领域,是继陈寅恪之后公认的祭酒。唐先生生于江苏苏州吴江平望镇,祖母和母亲都是今浙江湖州南浔人,从舅乃近代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回忆录记叙了南浔顾、朱、刘、张、庞、邢(南浔四象)、邱、梅、蒋,以及吴江殷氏、凌氏,嘉兴王氏等望族的兴衰史,涉及刘承干、张石铭、张静江、庞元济、蒋汝藻、殷兆镛、王欣夫等众多政治文化名人,并记叙了南浔与平望的园林、寺庙、学校、方言、风俗、米业、戏曲电影等,尤致意于人物、文化等随家国命运的沉浮。

唐先生1942年从上海赴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1944年从蓝田赴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回忆录详细记述了入湘、入蜀的一路经历、见闻,以及与诸多学者的交往,如吕思勉、钱基博、马宗霍、吴其昌、钟泰、李剑农、彭铎、蒋礼鸿、朱东润、王仲荦、黄焯,等等。另如治魏晋南朝隋唐经济,乃受李剑农的启迪,在重庆初次与王仲荦相识,钱钟书《围城》中的“三闾大学”等,均在回忆录中述及。

唐先生晚年右眼失明,左眼视力经矫正亦仅0.2度,在学生的协助下完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后,开始奋笔独力撰写回忆录,虽仅至入蜀而止,但内容生动丰富,文笔简净,以史家的眼光,呈现了近代江南大族随家国命运沉浮和江南人文民俗变迁的一幅长卷,同时也是抗战时期学人辗转播迁、孜孜不懈为文化存亡继绝的社会缩影。

唐先生由于视力所限,手稿极其难识,王素先生做了细致的整理和简注,使这份珍贵文献得以粲然可读。此次出版,并将唐先生全文手稿影印,以与天下读者共参酌。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mobi(588+)
  • 格式多(286+)
  • 种类多(69+)
  • 还行吧(322+)
  • 好评(73+)
  • 品质不错(475+)
  • 一般般(214+)
  • 图文清晰(193+)

下载评价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田***珊: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蓬***之:

    好棒good

  • 网友 沈***松: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陈***秋: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詹***萍: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丁***菱: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随机推荐